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张萍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2期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旨在教书育人,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参与,即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因此,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师生关系;理念;优点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旨在教书育人,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参与,即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因此,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构建这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拙见。 一、尊重、信任学生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尊重学生比热爱学生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教师尊重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在班级里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教师尊重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些都说明了每个人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共同体。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此会在学习中获得自信,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宽容学生,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又是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作为一名教师,以宽恕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仅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襟和巨大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民乐县第四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