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与金融创新一体化发展之路》
概 要
一、产业与金融创新发展背景
产业为本,金融为用,产业与金融的创新融合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从2014年开始,中国投资协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研究中心共同联合,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列“产业与金融创新发展活动”,为国家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支撑。
产业与金融创新发展的商业模式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产业与金融创新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金融整体解决创新方案。
2、产业与金融创新的基本原理为六个资本化:智力资本化、资源资本化、资产资本化、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资本化、未来价值资本化。
3、产业与金融创新的实现路径有三个阶段,即:在智力设计(包括产业规划设计和投融资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前期的资金融通、中期的资源整合、后期的价值增值过程,实现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
二、中国产业与金融创新联盟
1、联盟介绍
1
中国产业与金融创新联盟是一个由政府、企业、各行业协会、商会、研究机构、学术机构、科研院所、金融、商界、媒体、策划、文化、专家学者等资源自愿联合组成的为国家产业和金融创新发展服务的联盟组织。依托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投资协会的政策解读、商业规划、专业团队、渠道资源,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拓展和配置产业与金融创新发展所需各方合作伙伴。同时,以融智、融商、融资三融服务助力地方、城市和企业的发展,打造地方、城市及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创新发动机。
2、联盟定位
(1)聚焦国家政策、寻找投资机会、孵化高新科技、服务产业升级、推进金融创新。
(2)服务产业金融社群,打造共同成长联盟。
(3)打造地方、园区、企业产业升级转型的发动机。
(4)构建国家科技、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的桥梁,提供发展各类产业园及地方经济的产业与金融的综合服务。
3、联盟服务
(1)在中国投资协会的框架内发展产业与金融创新联盟会员。
(2)建设产业与金融投资数据库以及国际性的投资、融资、产业、项目等案例库。编制产业与投融资专业服务软件,为成员单位提供数据服务和专业软件支持。
2
(3)建设中投产业与金融创新网站。
(4)会议策划组织:举办现场会、论坛、展会、年会等。
(5)举办“企业家、投资家特训营”、高端研修班、“中国投融资峰会”等演讲培训。在全国开展“产业与金融创新”巡礼活动。
(6)建立实体企业与金融的对接管道,为成员提供基金增值服务。
(7)与各城市、新城、开发区对接。
(8)建立与主要行业协会、商会的联系制度,开展政策调研,开展联盟合作。
(9)建立联盟与各地证券金融办、各大证券交易所的作业通道。
(10)创建“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基地”。
4、联盟架构
“中国产业与金融创新联盟”成员由政府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类联盟体、各类国际商会和民间商会、各类研究机构、各类企业以及各类金融投资机构7部分组成。
三、创建“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基地”
“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基地”由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委产业与金融创新平台、中国投资论坛、北大汇丰产业与金融研究中心主办,华代(北京)投管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基地”的创建
3
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针对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园区,按照产业链需要进行招商引资,导入有效资源,培育基地建设;二是针对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园区,通过提升规划、补充资源、金融驱动等手段,快速实现模式价值,建设规模集中的示范基地。
1、基地基本构成
“基地”采取“6+1”板块组合模式,引入上市公司培育中心(企业成长中心)、产业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创业中心、资本中心、信息数据情报中心以及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同时提供战略层面的智库支持,形成产业金融创新互动的良好环境,完善地方产业金融体系。
2、基地服务功能
“基地”的六大中心和智库为地方、园区和企业提供产业研究规划、技术筛选、投融资规划、创业辅导、上市培育、政府管理培训、资源整合、企业诊断、信息交流、决策支持等42项服务。
3、基地建设及合作模式
“基地”建设分为申报考察、洽谈合作协议、挂牌建设、基地运营以及推广五大步骤。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共建基地有七种主要合作模式,即:地或赠送产权、3-5年免租、产业收益税收减免、高管税收减免、现金奖、上市奖励以及政府引导基金。
4、基地建设意义
(1)引入资金,吸引企业入驻,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4
(2)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3)塑造地方产业链,实现产业及金融群体规模化聚集。
(4)以较低政策资本,引入企业、人才与技术集聚,带动当地人才、技术的升级。
(5)利用金融杠杆撬动产业和金融聚集,为区域经济贡献产值和税收。
(6)通过提升发展战略,注入创新发展模式,盘活地方原有产业及人才发展。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