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物技术・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陈建科,杜双田,李惠娥,屈亚婷 (陕西省花卉种球种苗繁育中心.杨凌712100) 中图分类号:¥60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06)04--0154--02 大花蕙兰(Cymbidium hyhridum)属兰科兰属植物,是 由兰属植物中大花种类碧玉兰(C.1owianum)、美兰花(C.in- signe)、虎头兰(C.hookerianum)、台兰(C.pumil ̄n)等,经过 人工反复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E”,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 由于大花惹兰分株能力弱,繁殖系数太低,每年繁殖率只有 2~3倍.远远不能满足商品化生产的要求E 。利用组织培 养进行离体快速繁殖,可以大大提高繁殖系数,满足日益增 长的市场需求。有关洋兰的组培快繁有不少报道,但大花蕙 兰的报道很少,尤其是大花蕙兰叶片诱导植株的研究目前还 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对大花蕙兰的叶片进行了离体培养,并 碍到了大量的试管苗,为降低种苗成本和快速大规模工厂化 生产大花蕙兰种苗提供了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i材料 供试材料为黄色系大花蕙兰(商品名为:帝王)的幼叶。 花后取大花惹兰健壮植株新芽上的幼嫩叶片,用流水冲洗 30mia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 酒精浸泡lOs,然后用 0.1%HgClz浸泡6min.进行表面杀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6 次备用。 1.2方法 1.2.1原球茎的诱导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处理过的材料用 无菌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切成8mm左右的小方块, 置于原球茎诱导培养基:①2MS(大量元素加倍)+2.4一D 0.Zmg/L-F6一BA2.OmglL)②2MS+2,4一Do.2mg/L+6 一BA3.0rag/L;③MS+2,4一Do.2mg/L+6一BA2.0mg/ L;④MS+2,4一Do.2mg/L+6--BA3.0mg/L附加2%蔗糖 及0.43 琼脂粉上培养,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25士 2℃,光照强度为2 000Lx,每天光照12h。 1.2.2继代增殖培养将诱导出的原球茎切分后接种在① 2MS+2,4一DO.2rag/L+6一BA2.Omg/L+KT0.5 rag/L) ②MS+NAA0.2rag/L+6--BA2.Omg/L+KT0.5 rag/L)③ MS+NAA0.1ing/L+6一BA1.0rag/L+KT0。5 rag/L;④ MS+NAA0.2rag/L+6一BA1.0mg/L+KT0.5 mg/L,附加 3 蔗糖;pH值均为5.8上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条件与前相 同),每30d继代一次。 2结果与分析 2.1原球茎的诱导 叶片在①培养基上培养15d后叶片逐渐增厚,边缘开始 收稿日期l2006--01--10 l54 北方园艺2006(4):154~155 膨大,至4od时,膨大部分形成5~8mm的原球茎(图1)。 在②上形成疏松的愈伤组织,后期水渍状,质量不好。同样 在MS培养基上接种的材料培养10d后,叶片开始发褐,以 后逐渐扩散至整个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原球茎的诱 导以靠近叶片下端鳞茎部位处的材料较好,诱导率高,中上 部次之。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以2MS较好,在叶片培养过 程中未见褐化现象。 2.2原球茎的增殖 诱导出的原球茎接种在增值培养基上10d后,③培养基 上的外植体切口逐渐愈合,30d后每个切块可形成8~lO个 原球茎(图2)。其他培养基上也行成原球茎,但数量较少, 增值速度慢。在增殖培养过程中,MS培养基上褐化较轻, 但增值快,为节省成本,使用MS培养基。生长素使用NAA 比2,4一D要好.繁殖系数要高,这可能与2,4一D抑制芽的 形成和器官的发育有关【3]。 围1 叶片上诱导的原球茎 图2原球茎的增殖 圈S成苗培彝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北方园艺2006(4):l55 ・生物技术・ 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随定植水埯浇,预防根腐病(俗称 红根病)发生,缓苗后视发生情况再浇施一次。 油豆角一旱黄瓜一婆婆丁 2早黄瓜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品质优、抗病、稳产的旱黄瓜品种,如秀春、 新研、吉杂四号等品种。品种选择总的原则是以市场需求决 定品种的选择. 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陆景贤 ,杜衍辉。 (1.黑龙江省五常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50200I 2.黑龙江省五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0200) 2.2育苗或直播此期正值7月份的高温季节,黄瓜栽培 可直播栽培,也可育苗移栽。直播可在7月5日左右。前茬 拉秧后及时进行整地,667 m2施优质农肥3 000kg。按60cm 垄距起垄,然后直播。前茬拉秧过晚时,可提前于6月20日 开始用营养钵直播育苗,苗龄15~20d,于7月5日~10日 开始定植。此茬黄瓜保苗3 100株/667rn2左右,不可过密。 z.3田间管理 此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生产中应注意加 强病虫防治工作。此茬黄瓜易发生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 除运用生态防治进行预防外,可用农用链霉素、DT杀菌荆、 克露、百菌清、瑞毒霉等药剂进行防治。 经科技人员多年研究,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得到推广应用 的高寒地区普通目光温室一年三收(即春油豆角,秋黄瓜,冬 婆婆丁)的高效栽培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温室种植的重迎茬 问题,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并取得 了超万元的年收益。该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3婆婆丁栽培技术 3.1 育苗 育苗在苗床地上进行。早春采收野生婆婆丁种 子备用,婆婆丁种子无休眠期,可随采随播,也可多次采收, 1油豆角栽培技术 1.1育苗 选择五常紫花大油豆角或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豆 品种。1月中旬开始营养钵育苗,每钵保留一株,营养钵规 格9cux r9cm。育苗温度白天2O~25℃,夜间8~1O℃,苗期 应保持钵体内营养土始终湿润,过干易伤根。秧苗日历苗龄 约35d。 集中播种。667 m2施优质农肥1 00O~1 500kg后,将苗床地 翻耙均匀,整平整细,做成130cm宽畦。6月上中旬播种.播 种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法。平方米播量3~4g,保苗约700~1 000株,播后覆土lcm,然后覆盖地膜,增温保嫡,以利出苗。 7O 出苗后及时撤除地膜,防小苗徒长倒伏。出苗后应适当 1.2整地施肥2月中下旬,667 m2施腐熟农家肥5 000kg、 二氨25kg、硫酸钾20kg,翻耙平整好土地后,按130cm垄距 起垄作畦,其中畦面宽80cm,畦沟上口宽50cm,下口宽 30cm,畦高25cm;畦面中间设一上口宽25cm、下口宽15cm、 深1O~15cm的暗灌沟用于灌溉用,做畦后畦上用130cm宽 地膜覆盖。增温保墒。 1.3定植定植的温度指标是气温稳定通过8℃,日光温 室定植时间大约在2月25日~3月5日。定植前在垄上按 30cm株距用打穴工具开穴。苗保苗3500株左右。定植前 钵内营养土应浇透水,定植后埯内浇足定植水,水渗后封埯。 1.4 田间管理 温度:定植后保温以利缓苗,此期白天25 ~控水蹲苗,促进根系生长,时间约25d左右。蹲苗结束后,应 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茎叶生长,此期可视 苗长势,随水追肥1~2次,每亩次追尿素1O~15kg,磷酸二 氢钾5kg。整个苗期应防草荒出现,及时人工除草,并及时 拔除过密株。婆婆丁抗逆性很强,不需病虫防治。 3.2 定植 9月上旬,在前茬黄瓜拉秧后,施优质农肥 1 000kg/667 m2,翻地、耙细、整平后做成畦面宽120cm、埂窀 20cm、埂高10cm的畦子定植婆婆丁苗。做畦后将婆婆丁苗 起出,大小株分级后,按5cm株行距栽苗。栽后浇足定植 水。 28℃,夜间1O~15℃,3~5d缓苗后。白天2O~25℃,夜 间8~13℃.中午温度过高时可结合放风排湿,短暂放风降 温0.5~1h。灌水追肥:缓苗后埯浇一次缓苗水,直至开花 前不再浇水,开花前视土壤墒情小水一次。以满足开花座果 需要,座荚之后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座荚之后追施 15kg/667m 硫酸钾复合肥或150kg/667 m2充分腐熟鸡粪 +5kg硫酸钾一次,可随水冲施。另外可根据秧苗及荚果长 势用氨基酸类叶肥根外追肥2~3次。病虫防治:油豆角主 要发生灰霉病、菌核病、斑潜蝇、红蜘蛛等。可用速克灵、灰 霉王、菌核净、潜克等药荆进行预防。另外,在定植时可用甲 3.3 田间管理 栽苗后应注意保温,促进缓苗,白天超过 25℃时及时揭棚放风,夜晚盖棚保温。1O月中旬,随气温降 低,土壤逐渐结冻。此时可灌一次封冻水,以利越冬。棚内土 壤结冻后,应盖严棚膜,加盖草苫等外覆盖为棚室保温,防土 壤冻层过厚。为使婆婆丁能在元旦、春节上市,在l1月下旬 和春节前45d分另q给温室点火升温,白天掀开覆盖见光,夜 晚盖土保温。温度白天25~3O℃,夜间8℃左右,30d即可 采收上市。 在给婆婆丁点火升温的同时,可着手下茬油豆角的育苗 工作。 2.3成苗培养及移栽 将以上原球茎按自然大小进行切分,在原球茎增殖培养 基③上继续培养至50d时.即可长出带有3~4片叶的无根 苗(图3)。 很难诱导出丛生芽,因此,在工厂化生产中,以原球茎的形式 进行扩繁,将是大花蕙兰种苗快速繁育的有效途经。 参考文献: [1]秦魁杰,陈耀华,温室花卉[M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z2z一 223. 有关大花蕙兰的生根培养及试管苗的移栽管理,刘敏等 人已做了详细研究[ ”,这里不在赘述。 [z]王维华、毕英娜,大花蕙兰磷茎培养及高频率幼苗繁育[J],莱 阳农学院学报,2003、20(1) 46--47. 3 结论 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常利用种子或茎尖等器官来进行 繁殖 ,以幼叶为试材,不但充分利用了原材料,节省了成 本,而且对原植株的伤害较小。可快速得到大量的组培菌, 在生产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在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中,高的无机盐浓度可防止培养 [3]曹孜义,齐与枢.葡萄组织培养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0;55. [4]刘敏、杨柏云.卡特兰和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及试管苗的栽培 管理口],江西大学学报,1991、15(3)z22—24. ES]曾学君.大花蕙兰的繁殖栽培,花卉口],2OOl(6):14—15. E6]钟士传,郑亚琴.大量元素、激素和糖对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 影响,中国农学报Ill,2000、16(3):48—52. [7]宋仪农、朱毅.不同碳源对大花蕙兰组培快繁的影响口],山东 林业科技,2002(5):18—19. 】55 基褐变[ ,较低的糖浓度有利于增殖[ ,本研究用添加2 蔗糖的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培养中还发现原球茎一且诱导成苗后,其根茎部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