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信复习资料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一章(重点:概念、简答)

1信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系统提供现实世界新的事实与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信息的特征:客观性、实用性、可传输性、共享性

3土地信息:表示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等总成。 4土地信息的特征:1、区域分布性 2、数据量大 3、信息载体多样性 4、土地信息动态特性

5土地信息系统: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及模拟现实,并采取空间模型分析方法,事实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基础系统

6土地信息系统的特征:1、具体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多种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土地研究决策为目的,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产生高层次土地信息。3、有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

7土地信息系统可提供的服务:1、地籍管理 2、土地定级估价 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4、耕地保护 5、土地利用规划 6、建设用地管理 7、土地监察 8、土地整理

8土地信息系统组成:硬件(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计算机系统、数据存贮设备)、软件(管理软件和功能软件)、数据库、人

9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格式化转化概化 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 4、查询统计计算 5、空间分析 6、显示 第二章(概念)

1土地信息分类:1、基础地理信息:空间坐标参考系、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基础信息。2、专属图形信息:反映特定地块最基本属性信息。 3、专题图形信息: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将涉及到的有关土地方面的信息图层。4、土地相关属性信息

2编码:将经过分类的信息用适当的数码来表示。也称代码化。

3地图投影: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4地图:地图又叫地形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特定的地图语言、并经过一定地图制图综合,来表示地球表面形态和各种要素的工具。 第三章(概念、简答技能)

1数据:表示和记录信息的文字符号图形和声音的组合。

2土地数据: 土地信息系统在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相关的土地空间数据集合 3土地数据特征:1、属性特征 2、空间特征 3、时间特征

4土地数据分类:1、空间特征数据 2、时间属性数据 3、专题属性数据 5空间数据输入:主要是对地形图、航空相片、遥感数据等的数字化处理

6输入方法:数字化仪、扫描仪、摄影测量仪以及测量全站型数测仪等能以数字形式自动记录测量数据的测量仪器。

7空间数据编辑:1、图幅定向 2、文件管理 3、图形编辑 4、生成拓扑关系 5、图形修饰几何计算 6、图幅拼接 7、数据更新

8空间数据:有关空间位置、专题特征及时间信息的符号记录 9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专题特征及时间数据三要素时,所能够表达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她们二者间统一性程度。

10元数据:描述数据的数据,元数据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

11元数据主要内容:1、对数据集的描述 2、对数据质量描述 3、对数据处理信息说明 4、对数据转换方法描述 5、对数据库更新集成等说明

12元数据主要作用:1、有效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2、提供有关数据信息便于用户查询检索。3、帮用户了解数据,以便于数据是否满足其需求作出判断。4、提供信息便于用户处理和转换有用数据。

1

第四章(重点、概念、深入了解)

1空间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组成。

2数据库:按照一定结构组织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关数据集。 3土地数据库:土地信息系统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与应用相关的土地空间数据集合。

4数据库特征:1、减少空间数据存储的冗余量 2、提供稳定空间数据结构 3、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 4、维持数据间联系,反应空间数据复杂性 5、具有较强应用适应性 6、应用程序对数据资源的共享 7、数据独立性 8、统一管理,能够用一个软件管理这些数据。

5土地信息概念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4、面向对象模型 5时空模型 6层次模型:用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模型

7网状模型:允许有多余一个以上的节点,没有父节点,且允许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父节点,则构成网络。 7关系模型: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中的元素,这种表就是关系,由关系的集合构成。 8面向对象模型:在前面数据模型基础上,利用几种抽象技术,采用对象联系图描述其模型的实现方法,来描述实现对象方法。

时空模型:主要研究时空数据模型,即时空数据的表示、存储、操作、查询、更新和可视化等。 9拓扑关系:指空间实体间位置相对关系,包括相连相临包含等信息。 10矢量数据结构:通过坐标精确表述空间实体——点线面。

11栅格数据结构:以规则像元列阵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的分布。 12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比较分析:

1、栅格数据:优点:1、结构简单 2、空间数据叠加组合方便 3、空间分析易进行 4、数学模拟方便 5、技术开发费用小。缺点:1、图形数据量大 2、难以建立网络连接关系 3、地图输出不精美

2、矢量数据:优点:1、结构严密数据量小 2、完整描述拓扑关系 3、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恢复更新都能实现 4、图形输出精美。缺点:1、结构复杂处理技术复杂 2、图形重叠和组合很困难 3、绘图费用高 4、数学模拟和空间分析及其困难

第五章(重点、概念、具体应用)

1土地信息空间分析:1、缓冲区分析 2、拓扑叠加分析 3、逻辑关系分析 4、网络分析 5、地形分析 1、 缓冲区分析: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一般应用于求地理实体影响范围。

2、 拓扑叠加分析:是把分散的不同层上的空间属性信息按相同空间位置叠加在一起合成新一层。寻求

和确定同时具有几种属性的分布区域 3、 逻辑关系分析:用逻辑表达式来分析处理重合点的非几何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对空间数据复合、

提取、删除等操作。

4、 网络分析:依据网络的拓扑关系,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

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的一种分析。

5、 地形分析:可提供3D数字地形模型分析和等高线生成及分析。

2缓冲区:根据数据库中事物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缓冲区多边形。 3二元多项式:P154

4内插:根据参考点上的高程求出其他待定点上的高程 5可视化:将符号和数据转化为直观图形图像的技术。 第七章(概念)

1地图符号:地图语言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 2地图:记录土地信息的一种图形语言形式

3专题地图:突出表示一种或者几种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第八章(概念、简答)

1土地信息系统硬件配置:1、计算机 2、数据输入设备 3、数据输出设备 4、存贮设备

2土地信息系统软件配置:操作系统软件、数据插入软件、数据查询和分析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网络管理软件、信息输入输出软件

3土地信息系统人员配置:项目经理、数据库经理、系统操作员、应用分析软件经理、程序编写员。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