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明星课堂》准备讲点啥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有两大要素不可或缺,其一是明星,其次是抽奖。明星的档次 说“成人化”的话题,令观众捧腹大笑的“宝宝秀”娱乐新品 往往代表着本节目的“门面”和“势力”,所以常常会看到一 种就此诞生并流行起来。不过等你笑过乐过之后,不妨马上 些明星在舞台上回答或玩弄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玩意,俨然 去测一下你的智商,看看到底是上升了还是降低了。 狗熊掰棒子,要多憨傻有多憨傻。对诸如“希特勒临死前与 三是“巧设赌局,招募赌徒”。再高级的“益智游戏”,玩 谁结婚”之类的问题,随便叫个观众上台都能产生这样的效 得久了,观众也会失去新鲜感。于是一些编导便使出了绝招, 果,反正都是蒙。靠如此“问题”加“明星”的模式来吸引不 即以娱乐作掩护,巧设赌局,何愁观众不上钩?试想,台上回 来观众怎么办?那就只好设重奖了,现场观众给普奖,场外观 答几个问题,或玩几个幼儿园业已普及的简单游戏,就可以 众靠抽奖。如此娱乐愚是愚了点,但是看电视还能中奖,还愁 拿走相当于你一个月或数个月薪水甚至是全家全年收入的 没有闲人捧场吗? 奖金,谁不“心动”?如此“博彩”到底是提高了观众的智商 二是“小孩出马,一个顶仨”。电视娱乐节目最大的忌讳 还是挑起了观众的赌兴,还难判断吗? 就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再拙劣的电视导演对此道理心里 当所谓的“快乐”和“智慧”被如此严重的物化甚至货 也都透亮。名人请完了怎么办?找小孩,小孩子身上特有的童 币化,那么它与庸俗和低俗还能保持必要的距离吗?当然,这 真童趣人人喜欢。于是在“大奖”的诱惑下,众家长携孩子蠢 也恐怕不仅仅是需要电视导演需要思考的问题。国 蠢欲动,最终争相登台。两个主持人逗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明星挂牌高校当客座教授,这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底意欲何为?此举因其另类和敏感,确实为他们挣到了不 不过走上荧屏给中学生当老师还是头一遭。日前,某电视 少眼球。 台开通了中学生频道,计划推出《明星课堂》特别栏目, 《明星课堂》准备讲点啥?这实在是个问题。明星最熟悉 邀请崔永元、王小丫、海霞等央视名嘴及蔡依林、周华健 的,无非还是娱乐圈那点事儿,比如怎样炒作,怎样迅速走 等明星加盟栏目进行授课。在频道公布计划后,有部分网 红,甚至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花边新闻,可要知道这是中学 友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将明星老师 生看的节目,讲那些玩意儿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要讲其他内 当成卖点有误人子弟之嫌。 容,明星们又不见得熟悉,即便勉强讲来也不一定能够收到 现在的电视频道多如牛毛,一个新频道想引起关注并 好的效果。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来讲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 非易事。中学生频道刚刚开通,目前还属于试播阶段。可 lsL ̄n讲无私奉献,如果让孑L繁森来讲观众们会泪水涟涟,如 是,他们通过搞这个《明星课堂》的噱头,一下子就引起 果让王宝森讲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相关人员一再声称, 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学生追星向来就是一个颇有争议 《明星课堂》“不存在培养追星族的问题”,而是“为了让学 的敏感话题。中学生心智不成熟,容易盲从,经常抵制不 生喜欢学习”。让学生喜欢学习的方式有很多,难道非要弄 住流行文化和明星的诱惑,现实中已经有不少学生因误 几个明星来作“诱饵”吗?孩子非比成年人,千万不要拿他们 入追星歧途荒废了学业。中学生频道大打“明星牌”,到 做实验,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国 继色情、暴力、腐败之后,学生问题也在媒体中迅速成 熊”,“清华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在福建跳楼身亡”,“美女研 为了焦点,尤其以大学生的范围最广。而且从范围和影响 究生因情变跳楼自杀,留下数万言遗书”等极端行为的新 来看,大学生问题远远超过了前面三者,成为报纸、电视、 闻。其实我们都明白这些只是大学生中的个别现象,但是媒 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宠儿。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 体的议程设置却让大众产生了现在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 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在7450 “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印象。我们不否认媒体报 名参与调查的青年中,85.5名的人感觉和以前相比现在关 道的真实性,因为大学生也是普通人,他们的性格特点是由 于大学生的负面新闻正变得越来越多,83.9%的人认为媒 许多因素构成的,学校教育只是其一。一些社会普遍存在的 体对大学生的报道不准确。 问题发生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这个群体因素就被放大 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 了,似乎个别行为就是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这不公平,不 众媒体只要对目常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就 科学,也不合理。 能影响公众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实际上已经从 为什么媒体不多发掘大学生中的正面现象,也许是由 “告诉人们想什么”发展到告诉公众如何去关注、如何去想 于大学生的正面形象不具备他们所要的新闻效应。媒体要 的地步。掌握着话语权的媒介通过对报道内容、规模的运用, 制造轰动效应,请不要拿大学生来说事儿,因为他们正在 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些正在发生的事件上,去激发 或者将要成为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将决定着 他们的思维。比如近年媒体报道“大学生在动物园用硫酸泼 你们的生死存亡。固 声屏世界2009/6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