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小说结尾安排的作用(含答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小说专题训练-------小说结尾安排的作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捉鳖 杨占广

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高考一结束,少年就为学费犯了难。瞥着家里那点积蓄和粮食,母亲也是唉声叹气。

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少年在深夜里给自己鼓劲。 一想到“憋”,就想到了“鳖”。 对,捉鳖去!

叮当河是条大河,是当地县城和附近十几个乡镇的饮用、灌溉水源,青波柔澈,鱼群弋动。鲫鱼、白条、鲤鱼、昂刺鱼都好钓,一天十来斤没问题,但是卖不了几个钱,如果能逮到鳖,那么一斤得抵上百斤,运气好的话弄到二斤以上的老鳖,那当真有市无价。 少年想象着,一天,哪怕两天,能抓到一只鳖,两个月下来学费也能解决大半了。这么一想,不禁暗骂了一句:“怪不得这王八叫甲鱼,鱼中甲天下哩。” 想象很美好,落地挺艰难。 捉鳖没那么简单,不然河边的人不都发财了?捉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鱼叉叉,夏天日出之后到约莫9点前这段时间,鳖都会浮到水面晒背,呈现出一个椭圆形暗影,瞄准了一叉猛刺过去。少年不喜欢这种方式,觉得太残忍,且被叉上来的鳖半死不活的卖不出好价钱,更重要的是这要考验叉的准头,没个三年五载的练不出这本事。捉鳖的第二种方法是钓,把缝衣针烫红了扭弯,穿上鸡杂肉,其他程序和钓鱼一样——少年喜欢且也只能选择这种方法。

但是连着几天,他费尽了耐心,晒黑了面庞,除了勾上来几条鲫鱼、鲤鱼。 “你得去找王跛子!”有人提醒少年。

“对,王跛子。”少年一拍大腿。那王跛子,是河对岸邻村的,五十多岁了,因腿瘸家贫没找到媳妇,一个人在叮当河边盖了个丁头舍,也不种地,独来独往,靠河吃河,逮鱼摸虾。 他的拿手绝活就是钓鳖,钓上来的鳖,不急着卖,放到临河的竹篓子里养些时日,说是让鳖瘦瘦身,肉更紧致。城里的大饭店就稀罕这个,常有人开着小轿车来挑,赔着笑脸,又是点烟又是开高价,还得看王跛子脸色。有一次乡镇干部到村里检查工作,中午要招待酒菜,村长奔到丁头舍好说歹说半天,王跛子硬是没拿正眼瞧,只扔出几条小昂刺鱼,气得村长悻悻而归。

少年咬咬牙买了两包“大前门”,硬着头皮去了丁头舍:“王……四爷。” 王跛子排行老四,眼皮略略抬起,喉咙里搅出一声“嗯”。 “想跟您老人家学学钓鳖哩。”少年把烟放在案板上。 “小青年学这干啥,城里打工去。”王跛子瓮声瓮气的。 “钓几个月,想凑点学费哩。”少年搓着手说。

“你河对岸的?你大(爸)我认识,走好几年了吧?那……跟我来。”王跛子挑了挑眉毛。

王跛子找来一把鱼钩,同样是用缝衣针弄弯,但弧度很有讲究,把鸡肋肉切成细长条,穿进鱼钩,那鱼钩未露出分毫。

“那王八可机灵着哩,一点风吹草动就沉底了。”王跛子咧着嘴,露出两排黄牙。 王跛子带着少年在河边走来转去,比比划划,看天看水,不过是找个钓鳖的地方,

王跛子却搞得跟渡江侦察似的。 从王跛子的嘴里,少年知道,鳖有“三喜三怕”: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怪不得这玩意愿意生活在水质好的叮当河里,钓它们得在远离人迹喧嚣的僻静之地。

王跛子选的钓鳖点,果然静得瘆人,是叮当河和两条支流的交汇处,周围是密密的树林,没有庄稼地,连高速公路的隐约车声都听不到。

两人隔着一段距离分别放下钓钩是在10点左右。王跛子说9点前鳖刚晒完背,这时累了,想进食。

钓鳖的王跛子像入定的老僧,看不出是个跛子,也不像是脾气古怪之人。 站了约莫一个小时,两人都没动静,少年腿都麻了。

快到中午了,王跛子说“回吧”,提起钓竿拔腿就走。少年闷闷地跟着,后来才知道,日上中天,鳖也就不怎么进食了。 第二天,还是一无所获。

第三天,王跛子的钓竿上鳖了,麻利地摘钩,取鳖,扔到竹篓里。少年直到第四天才等来他的第一次收获。按照王跛子的指点,他选择在冒着一圈细小水泡旋即很快消失的水面下了钩。鳖咬钩直截了当——不像鲫鱼那样试探好几次——但见鱼线颤抖、鱼浮急沉,少年猛抖鱼竿,一只鳖临空而起,伸长了脖子,在阳光中泛着墨绿色的光。

提到岸边,鳖剧烈挣扎,少年试了几次都无法取出鱼钩。王跛子哈哈大笑,走过来,先用脚踩住鳖盖,鳖头就探了出来,跛子一手钳住鳖的细长脖颈,一手快速取出鱼钩,然后从后捏着鳖身,倒转过来查看:“是个好鳖!” “是啊,估计得斤把重。”少年很兴奋。

“啪”的一声,王跛子把鳖扔进了水里。少年怔住了。 “是个母鳖,快产卵了。”王跛子扔下一句走了。

少年虽然愤懑,但也不得不再拿起钓竿。当天,他们又各自钓到一只鳖。王跛子照例把鳖放到家边河里的竹篓中,少年则立马拿到市场上换得了57块钱——再重复60次,学费就齐活了。 接下来几天,断断续续的有渔获。少年也摸准了王跛子的脾性,要是产卵的母鳖、低于三两的小鳖,一律放生。

进入8月中旬,开学迫在眉睫,谁料阴雨连绵,一个多星期还没结束,少年焦灼不安。

谁料王跛子找上门来,说鳖是没法钓了,但是附近一个小沟渠里有鳖,只要围堰清空水,就能捉到不少。两人约定第二天一早就去。

那沟渠是条年久失修的灌溉渠,水不深,很浑浊。两人打了简单的堰坝,用脸盆向外泼水。迷蒙雨丝中,沟渠很快露底,果然有不少鳖慌张游动,和龙虾、各类小杂鱼混作一团。少年如获至宝,一个个捉住塞进提桶里,奇怪的是,这二十几只鳖,都是公的,也没有低于三两的。

当天下午,少年把那些鳖送到集市上卖了,终于可以安心等待开学的到来。 直到去大学报到的列车上,少年恍然忆起,鳖有“三喜三怕”,第一条就是喜洁怕脏……

(有删改)

1.小说以少年恍然忆起鳖喜洁怕脏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恼

【俄】契诃夫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

约纳猛地哆嗦了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 为了表示同意,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

约纳回过头去瞧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

“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车夫就又伸长脖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如今在他看来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

“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快点跑!” 约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约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 “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 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新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腔裂开,那种苦

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 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约纳已经回到大车店,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约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

“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

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约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 约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

“去看一看马吧。”约纳想。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吗?”约纳问他的马说,“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

约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马不在了……他去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去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哈气。 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有删改) 2.小说的结尾,作者给约纳安排了一个倾诉苦恼的对象,于是“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这样的结尾安排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乌鸦 孙艳梅

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黑色的缝衣线,细,轻轻推门就会断掉。楼上共两间卧室一个储藏室,老婆子挨个拴。拴好,她把老花镜推向头顶,试着推推门,线果然马上抻直要断掉的样子。

老婆子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挪下楼。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沏一壶普洱,给墙上照片里的老头儿倒了一杯,反手泼下,老婆子坚信反手泼下的茶水老头子在那边才能喝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呷着。 老婆子本来和墙上的老头子是沂州街的一对神仙儿。住二层小洋楼,吃自家种的菜,三个儿子讲究孝道,你来我往槐花串似的看望老两口,老两口还有什么心事

啊,就在西边房檐下栽下一片肥竹,撒了一把粉豆花的种子。风吹起来,竹影花影影影绰绰照进屋里。屋里的老头儿老婆子坐在蒲团上喝茶,虽然有沙发,可是老两口却喜欢坐蒲团,蒲团厚厚的,四周用花布缠绕。喝着喝着,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茶喝得是花团锦簇。也许连老天爷都嫉妒他们了,说把老头收走就收走了。头天晚上老头儿还唠叨着要第二天一早起来拔拔小菜园的草,半夜就硬在了床上。神仙伴侣撇下一个。

给父亲送完殡,三个儿子着手讨论老母亲的赡养问题。大儿子说,我是长子。二儿子说,我家住得宽敞。三儿子说,我是医生。定夺不下,老大说,听妈的,妈说上谁家就上谁家。

老婆子望着儿孙满堂高高矮矮的一屋子说,守完“头七①”再说吧。守“头七”是沂州街的风俗,老婆子又说,这几天都累,不要都守在这里了,每家轮一晚吧。 第一天就轮到老大和媳妇当值。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慢慢呷着茶,呷着呷着一窗的斜阳就渐渐枯萎下去,天色暗下来,长子长媳如约而至。白话一阵,老婆子毕竟上了年纪,就在毕毕剥剥地燃烧着的白蜡烛声中睡着了。长子长媳窝在客厅的沙发上头靠脚脚靠头睡了。院里的狗,这几天人来人往的,也是乏了,应付差事般叫两声,也睡了。

忽然,老大被媳妇的脚挠了一下,老大翻身跃起,媳妇瞪了他一眼,朝熟睡的老婆子努努嘴,两人蹑手蹑脚上了楼。两口子把两间卧室一间储藏室翻了个遍,一无所获。媳妇说,你爹你娘没攒下好东西,至少还有洋钱吧,怎么连洋钱声都没听见?老大挠挠头,既然没找到,咱赶快下楼吧,让娘发现,我这老大以后得蒙着狗皮出门了。媳妇说,咱神不知鬼不觉,你娘哪会发现?说罢,媳妇把门轻轻阖上,甚至连门上挂的一条香荷包都纹丝不动。

老婆子在天光大亮的时候醒了。黑线断了,一大半垂头丧气地耷拉在门把上,另一小半耷拉在门框上。老婆子揉揉昏花的老眼,愣片刻,觉得早上明晃晃的艳阳顿时暗淡无光了。一步,一步,下了楼,长子长媳头靠脚脚靠头睡得正酣,老婆子挪到蒲团上,将昨夜剩的残茶,抖抖索索地倒了一盏,喝下。

第二天晚上,老二和媳妇当值。一晚上,老婆子睡得并不踏实,醒醒睡睡中,看着二儿子和媳妇一直都头靠脚脚靠头睡得很酣。可是早上上楼去看时,黑线仍然断了。

第三天,老婆子在楼上拴线时,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了,可开弓哪有回头箭啊,她咬咬牙,既然要试,就试到底吧。早上醒来的老婆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楼。老天爷啊,那根细细的轻轻一开门就断的黑线竟然仍旧拴着。

老婆子宣布,她要跟三儿子住。搬家的时候,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老婆子小脚点点地站在屋子中央指挥着,我就要这个桌子,好喝茶,剩下的你们分分吧。另外俩儿子就有些带气,都是些破烂,白送也不要。

老婆子在三子家一口气活到九十。有一天,小孙子爬到她膝盖上,小孙子刚刚在学校里学会了讲故事,他骄傲地给奶奶讲《乌鸦喝水》。讲完,老婆子摸摸小孙子的头说,乌鸦聪明,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又有一天,三子和媳妇商量贷款换个大房子。家里俩儿子一个老人,是有些局促。老婆子说,贷啥款,我这里有。她起身,找把剪子,把两个蒲团小心翼翼地拆开,层层叠叠的棉絮中铺陈着百元大钞及洋钱,数来得有百万元之多。

【注】①头七,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第一个七天称为“头七”。

3.小说结尾安排小孙子讲故事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1.①结构上,揭示了上文浑浊的灌溉渠里有二十几只鳖并且都是公的、不低于三两的真相:是王跛子放进去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②人物形象上,表现王跛子心地善良又顾及少年面子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③主题表达上,讴歌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蕴含作者对人情美的歌颂,突出了作品的主旨。

2.①与约纳之前的遭遇进行对比。他尝试对军人、三个年轻乘客、大车店的青年人进行倾诉,却没有人愿意为他停留,只有陪伴他的瘦马可以让他倾吐苦恼。凸显了当时人的麻木冷漠、人与人沟通的不可能。 ②深化主题,平平淡淡却意味深长。写出主人公的多重苦恼:生活艰辛之苦恼,孩子去世之苦恼,以及无人倾听开解之苦恼。

③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这场只有倾听却没有回复的倾诉,让人读来更感悲痛伤感。

3.①情节方面:用小孙子讲《乌鸦喝水》与标题呼应。

②人物方面:小孙子爬到老婆子膝盖上讲故事,交代了老婆子在老三家的幸福生活,证实了老三的孝顺。

③主题方面:《乌鸦喝水》故事引出内涵丰富的“乌鸦”,表面指老婆子的聪明和智慧;又借用乌鸦反哺之意来揭示人们应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