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第30券第1O期NingxiaMed J,Oct.2008,V0l 30,No.10 ・935- 表2宁夏回族与广西黑衣壮族各年龄组 不同民族间的血脂水平: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 血脂水平比较(面-4-s) 治区是我国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域条件相差很大。宁 夏回族自治区(主要以回族为主)灵武地区是一个回族居住较 集中的地区,位于银川平原,物产相对丰富。回族饮食结构很 有特点,食物以牛羊肉、乳制品、油炸食品为主,脂肪摄入量较 高。广西黑衣壮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大石山区,以农耕为主,主 食是玉米,素菜是平常食品,一般脂肪的摄入较低。在文化习 俗上,两个民族间也存在不同。已知血脂谱水平作为一类多 基因性状受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正常人群血脂谱水平的 遗传变异来自于与脂代谢有关基因的结构和(或)功能的变 异,脂蛋白相关基因的结构变异可能引起基因功能改变,从而 影响到脂蛋白的合成和代谢,导致血脂谱水平的异常 。 [参考文献] 注:与同年龄组黑衣壮族比较,{P<0.01,△尸<0.05 [1]尹瑞兴,潘尚领,林伟雄,等.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血压和血脂水 3讨论 平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8):754—758. 血脂水平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规律:血脂水平随年龄增 [2] 鄢盛凯.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26(3):182—184. 大而增高,特别是在30—50岁之间,血脂水平男、女性均高。 [3]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 5O岁以后女性血脂水平均高于男性,这与妇女绝经后(>50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74—494. 岁)性腺功能减退,使内源性雌激素减少有关 。在I>60岁 [4] 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 年龄段血脂水平有下降趋势,这与老年人生活形成规律、消 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 化吸收功能减退、进食减少有关。有资料表明 :Tc每降低 [5]张保才,李建军,李秋荣,等.老年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雌激 l%,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HDL—C每增高0.4mmol/ 素与血脂测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2): L,则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2—3%。TG>2mmol/L并伴有 227—228. 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收稿日期】2008-03一l7 [责任编辑]马兴忠 文章编号:1001—5949(2008)10—0935—02 ・经验交流・ 2250例慢性乙肝患者HBV—M与HBV—DNA及 ALT检测结果分析 李莺,孙萍,曹 阳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血 清学标志物(HBV—M)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对22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 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V—M,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和速率法检测ALT。结果 慢性乙肝患 者血清HBV—DNA阳性总检出率47.96%,ALT总升高率为25.2%,其中HBeAg+组中HBV—DNA和ALT检出率 最高。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HBV—M和ALT,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 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DNA;血清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B 我们对225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HBV—M和HBV—DNA 脉血5ml,标本放置3O分钟后,3500转/分离心lO分钟,新鲜 及ALT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血清用于检测。 l资料与方法 1.2 试剂及检测方法:(1)HBV—M试剂由厦门新创有 1.1 检测对象z选择我院门诊与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 限公司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USA)测定,操作及 者(HBsAg+)2250例为检测对象,病程在6个月以上。其中 结果判断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2)HBV—DNA试剂 男性1360例,女性890例,年龄20—6O岁。抽取清晨空腹静 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核酸扩增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753000 (PCR)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操作及结果判断均严格按试剂说 ・936・ 2008 月第30卷第1O期Ningxia Med J,Oct.2008。Vol 30.No.10 明书进行。其结果≥1.0 X 10 CoPieS/ml为阳性。(3)ALT 试剂由四川迈克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使用速率法在日立7060 3讨论 本文22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其病程在6 个月以上,血清HBV—DNA阳性总检出率47.96%,ALT总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其结果> 40U/L为增高。 升高率为25.2%。最常见HBV—M模式为小三阳,其次为大 三阳。 1.3 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P<0.05为有统计 学意义。 HBeAg阳性组中HBV—DNA检出率高达72.69%,高于 HBeAg阴性组,从而证明了HBeAg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同时ALT在HBeAg阳性组升高率高于其它 2结果 2.1 HBV—DNA、HBV—M及ALT检测结果:2250例慢性乙 肝患者血清进行HBV—DNA、HBV—M及ALT检测,其结果 见表1、2。 组,说明肝脏损害的程度高于其它HBV—M模式组。此外表 2充分说明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与血清ALT升 高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即慢性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 与其病毒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结果说明了HBeAg、 表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M、HBV—DNA和 ALT检测结果(n,%) HBV—M n HBV-DNA阳陛ALT f HBV—DNA都是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它们都与肝脏损 害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小三阳HBV—DNA检出32.86%,ALT异常13.52%,说 明病毒复制较为活跃,仍有较强的传染性,之所以HBeAg为 阴性,是由于HBV基因C区1896位点突变广泛存在 ,此 外,本结果显示HBV—DNA阴性的标本,其ALT异常仍达 合计 注:}ALT>40U/L 2250 1079(47.96)567(25.20) 20.56%,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HBV—DNA转阴之后 仍 然需要检测ALT值的变化,注意肝功ALT动态变化。 表2 HBV—DNA和ALT测定结果的关系(n。%) 【参考文献】 [1]韩国荣.HBsAg阳性孕妇的婴儿经宫内阻断治疗后乙型肝炎 病毒标志物模式及意义[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 244—245. 表1结果显示大三阳模式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 明显高于小三阳模式,两者存在明显差异(x =270.38,P< 0.01),证明了HBeAg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表2结果显示I-IBV—DNA阳性组中ALT异常率明显高于 HBV—DNA阴性组(x =1007,P<n O1),说明慢性乙型肝炎 [2] 朱美玲,陈灿锋.e抗原阴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c区1896点 突变的检测[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6).382. [3]张悦,王惠萱,朱玉琨,等.HBV—DNA—Pre—C区(nt1896)变 异的临床调查与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19(2): 45—46. 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与其病毒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收稿日期】2008—03—18 [责任编辑】马兴忠 文章编号:1001—5949(2008)10—0936—02 ・经验交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标志物动态检测分析比较 宁海峰,胡红梅,陈淑红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动态检测患者血清心肌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 金标法和速率法定量测定86例AMI患者血清中心肌蛋白类标志物肌钙蛋白(eTnT)和酶类标志物肌酸激酶(CK) 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在AMI发作后4h至10d的动态变化。结果 cTnT、CK、CK—MB在AMI发作后4h即开始升高(P<0.01),24h烈达峰值。LDH、AST在AMI发作后12h即开始 升高(P<0.O1),2d到达峰值。cTnT、LDH在10d时恢复正常水平(P>0.05),CK、CK—MB、AST在4天时恢复正 常水平(P>0.05)。结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MI时,动态检测并正确应用患者血清心肌生化标志物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生化标志物;态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十分重要。对AMI的诊断除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外主要依靠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准确、快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01 实验室检查,我们对实验室主要生化指标进行了动态检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