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节好课折射出的教育理念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一节“好课”折射出先进的教育理念

“好课无须完美,更无须追求华而不实的形式。”陈鲜经说,“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做到心中要有学生,形成人人思考、个个参与讨论的教学境界,使学生能在一块石头上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奥秘。”

“一堂好课应当首先折射出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是缺少灵魂的形式的翻新。”一位教师说。

近年来国内外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的变化趋势是:从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知识的掌握到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从主要关注教学结果到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从主要关注预设目标到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等等。

好的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好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有效互动,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

好的课堂是生成的。“教学是一条流淌的河。”课堂教学既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又充满着不确定性。学生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其思维充满不确定性,很多情况是教师课前无法预设的。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应对教学中的“意外”,引导学生在“突如其来”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动态地生成知识和新的问题。如叶澜所说的那样,一堂课的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与我们的预设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是出乎意料的问题和点子。这就要求我们抛开预设教案,从学生的动态变化中去动态生成我们的课堂教学。”湖北省长阳实验小学教师漆昌琼说。

好的课堂具有挑战性。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新知的兴趣。

“好课像登山,登山的过程是体力得到锻炼,眼界得到开阔,心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的过程。上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好课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学习虽然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好的课堂是个性化的课堂。首先是学生的个性化。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需要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好的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确定不同的教学方式,想方设法让不同层面的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优发展,使优等生“吃得饱”,让学困生“吃得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