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经济法学测试题3及答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国际经济法学》第 章至第 章(总分100分)

一 单选题 (共10题 ,总分值20分 ,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下列关于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2 分) A. 它是处理国际商事争端的国际性民间仲裁机构 B. 它直接处理争端

C. 目前适用的是1998年1月1日生效的《国际商会仲裁规则》 D. 国际商会非会员国私人之间的争端也可提交仲裁院仲裁

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范本》和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间双重征税协定范本》规定,解决法人双重居民身份冲突的标准是( C )。 A. 法人注册成立地标准

C. 法人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

B.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D. 缔约双方协商的方式

3. 国际税法的客体非常特殊,下列各项税种不能成为国际税法的客体的是:( D )。 A. 所得税

B. 财产税

C. 遗产税

D. 关税

4. 为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我国以下列哪项作为确立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 A ) A.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

C. 实际控制和管理中心所在地

B. 法人注册成立地 D. 常设机构原则

5. 在以下各种消除和缓解国际重复征税的措施中,目前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 B )。 A. 免税制 现象称做( D )。 A. 国际偷税

B. 国际避税

C. 国际重复征税

D. 国际重叠征税

B. 抵免制

C. 扣除制

D. 减税制

6.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笔所得在具有某种经济联系的不同纳税人手中各征一次税的

7.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关国家税收管辖权的重叠冲突。而导致国际重复征税普

遍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下列哪项?( C )

A. 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B.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C. 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D. 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8. 在与中国签订双边税收协定的以下各国中,拒绝给予“税收饶让”的国家是( C )。 (2

分) A. 日本

B. 法国 C. 美国

第1 页 /共 4页

D. 德国

9. 一国有权对纳税人来源于世界范围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被称之为( D )。 (2 分) A.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C. 国家税收管辖权

B. 地域税收管辖权 D. 居民税收管辖权

10. 处理国际经济争端最主要的方式是( B )。 (2 分) A. 调解

B. 仲裁

C. 诉讼

D. 和解

二 多选题 (共4题 ,总分值12分 ,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1. 一国税收管辖权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AB ) (3 分) A.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C. 非居民税收管辖权

12. 国际税法的调整范围包括( AC )。 (3 分) A.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C. 国家与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

B. 国内纳税人与外国纳税人之间

D. 国内纳税人与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关系 B. 居民税收管辖权 D. 国民税收管辖权

13. 在国际税收的居民税收管辖权问题上,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主要采用哪些标准?( AC ) A. 居所标准

C. 法人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B. 法人注册成立地标准 D. 法人的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14.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在国际法院管辖范围之外的经济争端包括( AB )。 A.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争端

C. 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争端 E. 法人与法人之间的经济争端

B.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争端 D. 国家与法人之间的经济争端

三 名词解释题 (共4题 ,总分值20分 )

15. 居民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按属人原则行驶的税收管辖权,即根据纳税人与征税国

之间存在着人身隶属关系的法律事实而行使的税收管辖权。

16. 常设机构原则:即对非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征税国境内的营业利润征税,仅限于那些归属于非

居民公司设在境内的常设机构的所得。

17. 部分裁决:是指在仲裁过程中对争议中的一个或者数个问题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已经审理清

楚,为有利于继续审理其他的争议事项,仲裁庭先行作出的对某一个或数个问题的终局性的裁决。

第2 页 /共 4页

18. 国际重复征税:一般指两个国家各自依据自己税收管辖权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

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同时征税。

四 简答题 (共4题 ,总分值32分 )

19. 简述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优点。 (8 分)

答:与GATT1947的争端解决机制相比,WTO争端解决机制向前推进了一步,表现在:1)设立了专门的争议解决机构,负责设立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具有准司法解决的特点;2)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报告的通过采用了“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而不是由理事会一致同意的原则,提高了争端解决的效率。

20. 仲裁具有哪些特点? (8 分)

答:1)仲裁协议是特定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同意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共同的意思表示,而不是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2)仲裁协议是使某一特定的仲裁机构取得对协议项下的案件的管辖权的依据,同时也是排除法院对该特定案件实施管辖的主要的抗辩理由;3)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裁决得以承认与执行的基本前提。

21. 国际逃税与国际避税有什么区别? (8 分)

答: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在主观上都旨在减轻或消除税负,客观上都损及有关国家的税收权益,造成跨国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不公正,从而引起国际资本非正常流动,妨碍正常的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两者区别在于:1)性质不同:逃税是非法的,特点是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后,以各种非法手段来减轻法律规定的税负;避税则是纳税人在纳税义务产生之前,以合法的手段来减轻税负,不具有欺诈性;2)处理方式不同:逃税可由相关国家依其国内税法或双边税收协定的规定予以处罚;避税一般需要有关国家进一步完善国内税法和双边税收协定以堵塞漏洞。 22. 对跨国非独立劳务所得征税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8 分)

答:缔约国一方居民在缔约国另一方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类似的非独立劳务收入,可以在缔约国另一方收税。但在同时具备以下三项条件情况下,应仅有居住国一方征税,作为收入来源地国的另一方不得征税:1)收款人在某一会计年度内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停留时间累

第3 页 /共 4页

计不超过183天;2)有关的劳务报酬并非由缔约国另一方居民的雇主或代表该雇主支付的;3)该项劳务报酬不是由雇主设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

五 案例题 (共1题 ,总分值16分 )

23. 已知甲国与乙、丙、丁三国均签有双边税收协定。甲国的M公司在乙国设有一分公司,在

丙国设有一常驻代办处。1996年10月,M公司在丁国又开办了一次为期6个月的展销会。此外,M公司在日常经营中,还经常直接与乙、丙、丁三国的居民公司开展贸易活动。 问题:M公司在乙、丙、丁三国设立的分公司、常驻代办处、展销会等,是否构成在东道国设有“常设机构”?M公司与乙、丙、丁三国居民公司从事直接贸易活动所取得的营业利润应如何纳税? (16 分)

答:分公司和常驻代办处构成常设机构,展销会不构成。因为常设机构是指外国法人在收入来

源国境内设立的,可以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如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等。它具有三个特征:有一个营业场所:这种营业场所必须是固定的;非居民纳税人通过该场所从事的是营业性质的活动。首先,对于其利润范围的确定,如果采用实际联系原则,即只有那些通过常设机构进行的营业活动产生的利润收益和与常设机构有实际联系的各种所得,才应确立为可归属于该常设机构的利润范围由来源地国征税。如果采用引力原则,即非居民公司在收入来源国内虽然设有常设机构,但却在来源国自行开展营业活动,如该项营业活动属于常设机构的营业范围,收入来源国则可将其所得引归常设机构,实行从源征税。其次,对于常设机构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如果采用独立企业原则,根据该原则,常设机构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主体对待,按独立企业进行盈亏计算。如果采用费用扣除与合理分摊原则,根据该原则,在确定常设机构利润是,应当允许扣除其进行营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和一般行政费用,不论其发生于常设机构所在国或是其它任何地方。

第4 页 /共 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