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言概论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语言学概论》

课程学习

指 导 书

缑瑞隆 编 2008年11 月

1、 识记“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用.

一、 章节练习 (一)填空

1.“个别语言学”又叫( 具体语言学 )语言学。 2.“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语言学 )语言学。 (二)判断题

1.共时语言学又叫描写语言学。 对 2.“古代汉语”属于历时语言学。 错 (三)简答题

1.简述语言学的任务。 答:

①探讨语言的起源 ②分析语言的单位核结构 ③研究语言的功能 ④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 ⑤为解决语言文字在社会中应用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章 语言的功能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语言的性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全民性。 2.掌握“语言、言语”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要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识记“语言、言语、言语行为、言语作品”的概念。(重点) 3.论述“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重点) 4.说明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区别。(要点) 三、章节练习 (一)解词

1.语言 答:语言是一种用于人类交际和思维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言语 答:人们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叫言语,包括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

两部分。

3.言语作品 答:运用语言说话或写作的行为叫言语行为。 4.言语行为 答:所说的话或所写的文章叫言语作品

(二)填空

1.言语有两种形式:( 内部 )言语和( 外部 )言语。 2.语言是一种特殊的( 社会 )现象。 (三)问答题

1.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有什么区别?

答:①外部言语结构完整,逻辑性强,进行速度慢。②内部言语结构跳跃性大,逻辑性差,进行速度快,没有交际功能。

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①语言使用最方便 ②服务领域最广泛 ③表现力最强 ④历史最悠久 ⑤不依赖其他交际手段独立发展。

3.语言和思维有什么区别?

答:①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能力和规律具有全人类性 ②语言和思维的单位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和推理。③语言单位可以有附加色彩,思维的单位没有附加色彩。

第三章 语言的结构本质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语言符号的性质。(要点) 2.掌握语言的特点。(重点)

2.掌握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要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两层性、生成性、系统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概念。(重点)

2.掌握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要点) 3.了解人类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章节练习 (一)填空

1.语言符号具有下列特点任意性、( 线条性 )、( 两层性 )、( 生成性 )、( 系统性 )。

2.任意性可以解释语言符号下述三个特性:( 强制性 )、( 可变性 )、( 不可变性 )。

3.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表现在下列几方面(离散性 )、( 任意性 )、( 两层性 )、( 生成性 )、( 传授性 )、( 可移植性 )、(专门化 )。 (二)判断题

1.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一种潜能。 答:对

2.黑猩猩也能掌握人类语言。 错

3.拟声词也有任意性。 对 (三)解词

1.任意性 答:.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2.两层性

答:指语言符号包括两层单位:表义单位和辨义单位。

3.组合关系 答: 指在语流之外,语言符号之间的线性连接关系。

第四章 语音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语音、音素、音位、音位变体、语流音变“等概念。 2.掌握发音原理和国际音标 3.具备初步的语音分析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语音、音节、音素、音位、音位变体”的概念。(重点) 2.掌握国际音标的特点和运用。(重点) 3.掌握基本发音原理。(重点) 4能初步分析语流音变现象。(要点) 三、章节练习 (一)填空

1.国际音标有三个特点:( .标音准确 )、( 标音完备 )、( 形体简单 )。

2.主动发音器官是( 能够受控活动的发音器官 3.元音音质的不同主要是由( 口腔 )形状的不同造成的。 (二)判断题

1.﹝u﹞的发音特征是“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错 2.“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是﹝E﹞。 对 3.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音就是语音。 错

第五章 词汇和词义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词汇和词义的性质 2.了解词汇的构成

3.掌握基本概念即主要的词汇分析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词汇和词义的性质及分类,了解词义和语境的关系。(重点) 2.识记“义素、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境”等基本概念。(重点) 3.掌握义素分析法 三、章节练习 (一)解词 1.义素

答:将词义进一步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就是义素。 2.语境

答:.语言使用的环境叫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两种。

(二)填空

1.语境有两种:( 情景 )语境和( 上下文 )语境。 2.语境可使(多义词 )单义化,(词义 )具体化,(附加色彩变化,( 词语 )产生言外之意。

3.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全民常用性 、 稳固性 、 能产性) 三、判断

1.“囹圄”是历史词。 错

2.“吉普车”是音意兼译词。 错

。 )) 第六章 语法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语法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语法的单位和结构规则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记忆“语法、语法单位、语素、词根、词缀、词干、词尾、形态、语法范畴”等概念。(重点)

2.了解构词法、构形法。(重点) 3.熟悉句法结构类型。(要点)

4了解语法范畴的类别及语言的结构类型。 三、章节练习 (一)填空

1.语法分为( 词法 )和(句法 )两部分。 2.语法有两个重要的性质:(抽象性 )和(稳固性 )。 (二)判断题

1.英语“readers”的词干是“reader”。 √ 2.汉语属于孤立语。 .√ (三)问答题

1.常见的语法手段有哪些?

答:①选词 ②词序 ③虚词 ④词形变化(或形态)

2.请举例说明附加法构词法的几种情况。

答:.要点:①加前缀(例略) ②加后缀(例略) ③加前后缀 (例略)

第七章 文字和书面语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准确理解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 2.了解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文字、书面语”等基本概念和文字的类型。(要点) 2.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重点) 3.了解口语与书面语的特点。(重点) 4.了解文字的发展历程。 三、章节练习 (一)填空

1.文字发展经历了( .表意文字 )、( 意音文字 )和( 表音文字 )三个阶段。

2.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有(含混性——清晰性 )、(句子界限模糊——句子界限清晰 )、(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 非流畅性——流畅性 )、( 互动性——非互动性 )、( 重复性——非重复性 )几个方面。 (二)判断题

1.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 错

2.汉字中的形声字是意音文字。 对 (三)问答题

1.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如何?

答:.要点:①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②文字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特点,但文字和语言不是一回事,语言的特点不能制约文字的一切。

第八章 语言的发展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语言发展的原因与特点。(重点)

2.了解语言发展的过程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要点) 3.深刻语言结构要素的发展规律。(要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双语现象、语音规律、历史音变、洋泾浜、克里奥尔”等基本概念。(重点) 2.全面理解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重点) 3.词汇发展的表现、词义演变的原因和结果。(重点0 4.语法发展的表现。(重点) 三、章节练习 (一)填空

1.语法发展表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语法要素的产生 )、( 旧语法要素的消亡 )、(语法要素的改变 )、( 语法面貌的发展 )。 2.语言发展的特点是:( 渐变性 )和( 不平衡性 )。 (二)解词

1.历史音变

答:指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音变现象。

2.洋泾浜

答:当地人在和外来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三)简答题

1.简述语言发展的原因。

答:1.要点:①社会发展是推动语言发展的根本动力 (a.社会的分合导致语言的分化和统一b.社会间的接触引起语言的相互影响 c.社会推动思维的发展进而推动语言的发展) ②语言系统内部的矛盾决定语言的发展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