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油轮运输市场供求状态及趋势分析
Current stat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oil tanker transport market and trend
analysis
目前我国油轮运输市场供求状态及趋势分析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众所周知,我
国石油产量并不丰富,石油进口的依赖度不断提高。我国石油进口中90%是靠海运,油轮运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与此鲜明对比的是,石油运输市场不断波动,这就影响到了我国石油运输的稳性。我国石油运输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是:石油运输及其不安全。本文就是针对此背景,探讨油轮运输市场的供求状态和趋势。并且通过分析实现对我国油轮运输市场的认识,以及提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1.海运需求分析
海运市场需求主要受五个因素的影响,他们分别是:世界经济(world economy)、所运的货物种类(seaborne commodity trade)、地理因素(average haul)、随机事件(random shocks)、运输费用(transport cost)
1.1世界(中国)经济(world economy)
随着中国经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对国外石油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截至2009年,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经济发展
推动石油需求。这是我国近年来石油海运需求爆炸性增长最主要的原因。
来源:路透社
从上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我国原油近几年来的增长。
1.2所运的货物种类(seaborne commodity trade)
不同的海运货物,它有不同的运输需求。主要决定因素有季节性需求(seasonality volatility)、货物供应地变化(changes in supply sources)、生产线转移(relocation of the processing)、货主策略(shippers’ transport policy)。而石油作为我国目前必须的能源,没有替代品,一半以上由海外供应。这些因素决定着我国海运石油需求的强劲。
1.3地理因素(average haul)
地理因素主要影响平均运程(average haul)。
平均运程的计算公式位:Average haul = tonnage * average distance.
这也就是说,航线的长远是影响我国油轮运输市场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国油轮海运主要航线有:
(1) 波斯湾—中国航线:它是中国的主要供油航线,年运量高达1亿吨以上。使用
VL-CC型油船运输时需绕道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如果使用20万吨级以内的油船运输则可经过马六甲海峡运抵中国。
(2) 墨西哥—中国航线:它是中国的另一条主要供油航线。其一是经巴拿马运河,
穿越太平洋抵达中国,使用的油船尺度受巴拿马运河尺度限制,通常在6万吨级以下。其二是从墨西哥的西海岸起航,沿北太平洋抵中国。
可以说,这两条主要的油运航线运距都很远,这加大了我国有油运的成本。
1.4随机事件(random shocks)
随机事件主要包含天气变化、战争、新能源的发现、政治政策等。近几年油运最主要的事件是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和我国启动石油储备战略。前者是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从而对油运需求有不利影响。后者表明国家是在大力支持我国油运业的发展。
1.5运输费用(transport cost)
一方面我国石油需求强劲,另一方面,由于石油是非再生资源,具有稀缺性,加之属
于战略资源。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油轮运输需求相对具有刚性的特点(即受运费影响较小)
2.油轮市场海运供给分析
油轮市场的供给也主要受五个因素的影响。世界商船队(world fleet)、船队的生产效率(fleet productivity)、新造船市场(shipbuilding production)、拆船市场(scraping and losses)、运价(freight revenue)
2.1世界商船队(world fleet)
油运市场的船舶类型主要有:
(1) 超大型油轮(VLCC)。VLCC是超大型油轮“Very Large Crude Carrier”的英文缩写,即超级油轮。载重量一般为20至30万吨,相当于200万桶原油的装运量。
(2) 苏伊士型油轮(Suezmax)12万—16万载重吨
(3) 阿芙拉型油轮(Aframax) 8万—12万载重吨,该型船舶可以停靠大部分北美港口,并可获得最佳经济性,又被称为“运费型船”或“美国油轮船”
(4)巴拿马型油轮(6万—8万载重吨)
(5)灵便型油轮(1万—5万载重吨)
(6)通用型油轮(1万吨以下)
2.2船队的生产效率(fleet productivity)
船队的生产效率主要有四个因素决定:速度、停港时间、装卸时间、仓容利用率等。
在现在,船舶可以说已经很先进,也就是说,单从船舶本身来讲,它的效率是很高的。就我国油运市场来说,港口油运码头是个重要因素。
下图为我国20—30万吨级油码头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情况
来源:中国2010航运报告
2.3新造船市场(shipbuilding production)
新造船市场增加油运运力,对运力供给起到促进作用。
来源:Fearnleys, Clarkson research
从上图可看出,03年以来世界油轮新造船较稳定,每年新造船数量也较大。
2.4运价(freight revenue)
运价收入可以说是影响油运市场供给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运价高时,航运企业就会增加运力的投入;运价低则相反。
来源:凤凰网财经
3.油运市场供需状态和趋势
3.1供需状态
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的发现,目前我国油运市场需求还是非常大,运力供给也比较强劲。近两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运力供给稍大于需求。
3.2趋势
世界的经济是在不断发展的,中国也如此。据专家预测,我国经济总量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的发展,加之国家鼓励石油储备的战略,以及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油轮的需求和供给必将不断上涨。而至于两者的平衡,则是随供给和需求不断较力而变化。
说明:上图中2010、2015、2020年的数据是通过时间平滑预测法得出的,再次不演示。
4.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油轮市场供给和需求都将不断上涨(从长时间来看)。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容忽视:在庞大的石油进口中,90%以上竟然依靠国外油轮运输,而“国油国运”仅占海上石油进口运输的一成,特别是在中东东行和西非东行航线上,中国船东所承运的份额更少。而这两条航线所在地区局势一直不太稳定,却又恰恰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航线;从供应链的角度而言,也是风险最大的航线。
那么,从供给和需求的理论来看我国应该如何做呢?
需求方面,笔者认为,中国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
1) 针对石油需求的刚性特征,我国应该大力的发展科技,转变经济模式,发展高新技术、耗油少的产业,降低对石油的需求。
2) 发展替代能源。
3) 对于地理因素(average haul)的限制,我国要优化进口来源地,降低对中东石油的过于依赖。
从供给方面分析,我们应该
1) 加大中国商船队的建设,特别是大型油轮(VLCC)的建设。
2) 发展石油期货市场。这样有利于降低航运企业的运营风险。
3) 继续推进国家石油储备战略。
4) 加强大型油轮码头的建设。也就是加大油轮码头的装卸能力和效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要加强油轮码头的安全,2010年大连港石油爆炸是很好的例证。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国有运力的供给。
参考文献:
1.《Maritime Economics》, martin stopford, 2007
2. 中国进口石油运输可选择方案联合研究小组.《中国进口石油运输可选择方案》课题报告.2000.
3. 构筑我国进口石油运输安全体系迫在眉[J]. 水路运输文摘,2003
4. 罗洪波,刘晓彤. 从能源安全看我国海上油运输 [J]. 中国水运,2009,(8).
5. 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1~2009 6. 国际统计年鉴. 2001~2009.
7.2010年中国航运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