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先秦美学“比德”说

2022-02-0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先秦美学“比德”说

作者:夏然

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6期

【摘要】:“比德说”是以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相感为思想基础,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是儒家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天我们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先秦;比德说;美学精神;审美价值

“比德”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常常提到的一种审美观念,人们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来观察和阐释高尚的人格品质。胡家祥先生就曾经这样界定“比德”的概念:“将自然现象与人的精神品质联系起来,从自然景物的特征上体验到属于人的道德含义,将自然物拟人化。[1]” 一、从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看“比德”说

孔子修《诗三百》,其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为“比兴”,“比兴”说可以看成是“比德”观念的萌芽。这种思想是将自然物的某种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些道德情操上。孔子正是在这些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以水的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动态特征,比喻君子博学深造和不断进取;又以山的稳重静穆、滋润万物的静的特征,象征君子沉静刚毅和仁爱友善。 从孔子这位中国文化伟人的审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山水自然与人格构筑了道奇崛壮观的风景线,山水自然对人格的象征与感召起到了艺术之美所没有的作用,它以大地母亲般的博大情怀与深远韵致,成为人格精神的家园。虽然说,孔子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比德”说,但是却由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提出,开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视野的新方向,也为后来的“比德说”奠定了基础。 二、“比德说”的逐步发展

“比德说”这一审美实践可以追溯至殷周时代。当时青铜器上的花纹,不管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还是通过想象虚构的动物,都与人的道德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比德于松柏

除了之前提到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中记载类似“比德”理论的言论还有不少。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流水的一去不复返就如同人生韶华流逝,松柏的傲岸倔强象征了人的不屈不挠。无论是山水、玉,还是松柏,都是因为这种自然物的某种属性恰好可以跟人类世界的某种道德伦理特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联系起来,从而被纳入审美视野当中,因美得到的身心愉悦正是源于欣赏之中所包含的道德内容。

(二)比德于玉

中国本身就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在我国数千年使用玉石的历史中,人们对玉赋予了许多的文化内涵,其中主要就包括有道德的内涵。《诗经·秦风·小戎》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用此来说“故君子贵之也”。君子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古代的先哲们既看到了玉的自然之美,又看到了玉具有德的内蕴,因此找到玉作为君子的象征,以显示君子的德行高尚,因此就有了“君子比德以玉”这样一说。 (三)以“比德”塑造艺术形象

用“比德”的审美观塑造自然物的艺术形象,最早、最典型的要算是屈原的《桔颂》了。屈原在《离骚》中,就如王逸所说:用“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託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2]”这当中广泛而突出地以自然物象比喻人的品德。屈原在《桔颂》中对桔树的描写,简直句句是“比德”,字字是他自己美好品德的写照。如果说先秦诸子的“比德”含有不少政治、道德的意味,还不是或不完全是审美的。那么,屈原的“比德”,就地地道道的是完全的审美了。

从上述来看,在先秦时代,“比德”这种美学观点,确实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儒家、道家等学派的代表,都认为自然物之所以美,主要在于其某些特性和人的美好品质具有类似的特征。随后又相继出现了诸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梅之孤傲倔强,兰之高洁坚贞,菊之淡泊清华,竹之虚心坚劲等,来比征人们高贵的人格品质。 三、“比德说”在美学理论上的重要意义

“比德说”的提出,有力地证明了人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鲜明地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从而把中国美学史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先秦的“比德说”在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比德说”显示出了自然美的实质

首先,或者说最为可取之处,在于它显示出自然美的实质,是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与人的某些品德美相类似,人可以从中“直观自身”,因而感觉其美。它是把自然和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着眼于自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脱离人类社会生活来谈自然美。这个观点较之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美是和谐与比例”的美学观点;较之于欧洲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里面”[3]的美学观点,实在高明的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比德说”体现了真善美的结合趋势

先秦的“比德说”,在美学理论上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它体现了真、善、美的结合趋向。我们知道,美与真、善是密切联系着的,虽然三者互相有区别,真和善并不就是美;但美必须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前提,虚假和丑恶的东西不可能是美的。任何一个美的事物,一定既有真且善的内容,同时又有美的特质与形式。而先秦的“比德说”,在理论上正是体现了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要求和趋向。 四、“比德说”的不足之处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先秦的“比德说”,作为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美学理论,虽有它的价值、意义和某些合理性,在我国美学史上理所当然地应占一席地位;但由于历史时代和思想家们的阶级的局限,也有它明显的缺点或缺陷。

首先,从表面上看,先秦的“比德”说者,似乎既看到了自然美的客观性,又看到了自然美的社会性,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那时的人们,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他们似乎认为自然物之所以美,不在于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它具有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相类似的某种特征。并没有认识到,自然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和自然美的本质实际上是因为自然是人为且为人的。

其次,先秦的“比德”说者,有的是没落的反动阶级的代表,有的是新兴的先进阶级的代表,有的是唯心论者,有的是唯物论者。他们所说的“德”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德”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五、结语

先秦比德观念是上古先民考察自然的真实感受,是人类心灵与客观自然交流和沟通的形象展示。虽然它看似疏陋,好像不过是以自然山水给人的精神秉性打了一个比方而已,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看到,它有如璞玉浑金,其中蕴含着十分深刻和宝贵的内容。它通过个体感性形象的显现,表现了理想人格的神圣,显示了艺术的无限。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的一个特殊层面、一种精神素养和艺术追求,它在塑造中国人的灵魂、熔铸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中国美学精神、创造中国艺术传统、促进审美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功绩是巨大且千古不磨的。 参考文献:

[1]胡家祥.审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屈原.离骚[M]

[3]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研室编.第13、6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