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题
一.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少量Na2CO3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 标准状况下6.72LCO2通入200mL 2.5mol/L NaOH溶液中: 。 二.完成下列作业。
1.下列关于相同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2.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固体的最佳方法 ( ) A.加入盐酸 B.通入CO2 C.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D.加入NaOH溶液 3.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不可用的方法是 ( ) A.逐滴滴加盐酸 B.加入氯化钙溶液 C.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通入二氧化碳 5.用1 L 1.0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 量浓度之比约是 ( ) A.1∶3 B.1∶2 C.2∶3 D.3∶2 7.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 A.3.38g B.4.58g C.4.16g D.4.41g 9.某课外小组为了验证Na2CO3和NaHCO3的稳定性,设计了如 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在试管B中应放的物质是 , C、D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 实验时,C、D中的现象分别是: 、 。 10.常温下,某纯碱(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 性。在 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所至;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至。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给甲和乙两位同学的说法以评判(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 11.下图中A至F是化合物,G是单质 写出A、B、E、F的化学式 A ;B ;E ;F 。 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分别加入盐酸,若 出现下列几种图像(以放出的CO2的量为纵标,加入的HCl量为横标作图),据此来判断原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 13.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 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团体。请通过计算确定 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1、下列关于相同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2、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不可用的方法是 ( ) A.逐滴滴加盐酸 B.加入氯化钙溶液C.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通入二氧化碳 3、有相同质量的两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笫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再 加足量同浓度盐酸,则两者所消耗的盐酸物质的量比为( ) A.2:1 B.1:1 C.1:2 D.4:2 4、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 D.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 5、现有NaOH、Na2CO3和Ba(OH)2三种无色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 试剂是 A.HCl?B.H2SO4C.Na2SO4D.CaCl2 6、下列关于Na2C0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溶液显酸性 B.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热的Na2C03溶液可用来除去沾污 D.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在不同反应中既能吸收CO2,又能参加反应放出CO2的是 A.KOH B.K2CO3C.KHCO3 D.Ca(OH)2 8、下列各种方法中,可以用于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少量小苏打的是: A、水洗;B、加热;C、通入二氧化碳;D、加入盐酸; 9、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 A.水、浓H2SO4;洗气 B.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洗气 C.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洗气D.NaOH溶液、浓H2SO4;洗气 10、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 钠完全分解,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 3.38g B. 4.58g C. 4.16g D. 4.41g 11、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12、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符合下列情况的是 A. Na2CO3比NaHCO3反应速率快 B. 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大 C. NaHCO3比Na2CO3反应剧烈 D. 两者放出CO2的体积一样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2OH-+H2↑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 CO2↑+H2O CO32-+H2O? H2O 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CO32-+2H+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CO3-+OH- 14、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Na2CO3杂质,最易选用加入的物质是 A.干冰 B.盐酸 C.碳酸氢钙 D.氢氧化钙 15、用1 L 1.0mol·L-1 NaOH溶液吸收0.6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 量浓度之比约是 A.1∶3 B.2∶1 C.2∶3 D.3∶2 1.106 g Na2CO3和84 g 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溶液反应,其中 ( ) A.Na2CO3 放出的CO2 多 B.NaHCO3 放出的CO2 多 C.Na2CO3 消耗的盐酸多 D.NaHCO3消耗的盐酸多 ... 2.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溶于水,加石灰水 B.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测pH值 D.滴加同浓度的盐酸 3.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 ) A.烧碱 B.硫酸氢钠 C.氢氧化钡 D.稀盐酸 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其化学式、用途都相符的是 ( ) A.烧碱、Na2CO3、制玻璃 B.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C.苏打、NaOH、造纸 D.食盐、NaCl、化肥 6.向200克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13.7克,则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 ) A.1.12升 B.2.24升 C.3.36升 D.4.48升 7.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为碳酸钠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立即产生沉淀 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为:NaHCO3+Ca(OH)2=NaOH+CaCO3↓+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为: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 8.加热4.2g小苏打,直到再没有气体放出为止,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 A.1.68g B.2.65g C.3.36g D.5.3g 9.有相同质量的两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笫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再 加足量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则两者所消耗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比为( ) A.2:1 B.1:1 C.1:2 D.4:2 10.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止,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 )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12.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除去杂质的方法是 ,反应方程式 为 ;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除去杂质的方法 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HCl,所用试剂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某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混合物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拟使用下图实验装置,先测定一定量的样品和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再计算混合物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甲 乙 丙 (1)甲装置的作用是 ;丙装置的作用是 ; (2)乙装置反应前先通数分钟空气的作用是 ,甲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去掉丙装置,测得的CO2质量会 (填“偏大”或“偏小”)。 (4)若取ng样品装入广口瓶,且反应前填满碱石灰的干燥管丁总质量为mg,实验结束后称得干燥管丁的总质量为w,则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14.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加热灼烧至恒重,将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1.0g,加热后所得到的固体物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收集到2.2g气体。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B 6.C 7.B 8.B 9.B 10.1:2。 11.(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CO2+2NaOH==Na2CO3+H2O (3)偏大 (4) 53(wm)100% 22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