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教学课件

2022-08-2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论语

教学目标:

1、 了解《论语》,激发阅读兴趣;

2、 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

3、 通过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语句的分析理解,感知孔子语言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孔子言论的感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 诗歌朗诵,自然入课

1、 播放《论语》的朗读范文引出“论语”、“孔子”。

2、 借机介绍孔子和《论语》。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他55岁时就周游列国,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

《论语》是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整理而成,记录了孔子生前和弟子们交流的语

言。

3、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教师范读这三句话。(幻灯片出示)

3、激发学生思考,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

4、讨论:学习到底是“乐”还是“苦”?

和什么样的朋友交流才会“快乐”?

理解“愠”

5、齐读该句

三、学习之道

1、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幻灯片出示)

2,教师引读每句。

4、 提出思考:你对哪一句话最有体会?

5、 借机解疑:“罔”的意思,“好古”的意思,“谓”,“耻”,“敏”,“文”

6、 齐读以上几句。

四、背诵吟唱,品味升华

1、一起背诵这几句话。

生各自背诵,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背诵

2,、唱《论语》

一、诗歌朗诵,自然入课

播放论语范读。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朗朗的读书声,他们在读什么呀?

生:论语

师:没错,他们正在朗读《论语》,那《论语》,同学们你们了解多少呢?

生:这本书是孔子所著

师:孔子,真的是孔子写的嘛?

生:不是

师:其实呀,《论语》这本书并不是孔子所写的,它是在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们整理出来的,记录的是孔子生前和弟子们交流的语言,它记录了孔子的语言,孔子的思想和他的文化。

那孔子你们了解他吗?

生: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培养了3000多弟子。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师:昨天晚上呀,我做了一个很神奇的梦,我呀穿越了来到了两千多年以前。咦!前面有一颗好大的杏树,苍翠欲滴,像一把大绿伞,下面坐着好多人,在干啥呢?我走近一打听,原来今天是孔子学院的开学典礼,“孔子”我不由得大叫一声,心想我能见到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孔子,太好了。正当我激动不已的时候,周围全都安静下来了,

只见高大英俊的孔子稳步走向讲台,他扫视了一下同学们的脸色,看到同学们神情专注地凝望着自己。我也迫切的等候着孔子的开场白,可他只说了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讲完,就转头走下了讲台。看老师一走,他的弟子们就讨论起来了,我也给弄糊涂了,孔子为什么要说这三句话了,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聪明的你们能帮老师解答一下这个疑问吗?(出示幻灯片)先请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三句话。

生:(齐读)

师:请我们男同学一起读一遍,“子曰”起

生:男生齐读

师: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懂吗?不懂的和同桌讨论,想一想,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们相互讨论)

师: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理解这三句话?谁来?

(师生交流)

师:看到了吗?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讲了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内心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要快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生气,也是要

内心平静。这三句话都是叫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这三句话是教我们做一个快乐的人。

师:说得好!

师: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开学典礼讲的三句话,要教我们学习做人,他没有讲语文,没有讲数学,他讲要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快乐的君子,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才是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最根本所在。我也在同学们的讲解中明白这三句话的道理,现在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好好地体会体会。

三、学习之道

师:正当我为知道了这三句话的道理而洋洋得意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孔子学院的上课铃声,我立马安静下来等着孔子来给我们上课。高大的孔子稳步走入教室,走到讲台前,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学习之道,“你们从四面八方投奔到我的门下都是来干嘛的呢?都是来向我求学的,都是来向我求学问的,向我求道德的。怎么学习呢?今天第一堂课就和你们讲学习的道理,学问的道理。”孔子在黑板上出示了5句话。(幻灯片出示这5句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师:引读每句

生:每句跟着学读

师:我正想得入神,突然有人摇了摇我,对我说:“老师叫你呢?”“我”我吃惊极了,立马起来“干什么呀?”孔子慢条斯理的问我:“你对哪一句话特别有体会?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啊 !我当时就愣住了 ,怎么办呢?聪明的同学们,快帮帮我呀?你们能真正理解这几句话吗?真正理解孔子的“学习之道”吗?

(同学们交流讨论)

师:你们说的真是太好了,真是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呀!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呀,怎么这么吵呀?我睁开眼一看,原来是我的闹钟响了,原来我是在做梦呀,哎呀!

四、背诵吟唱,品味升华

师:虽然我的梦醒来了,但是孔子的语言,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他们语言都化成了名言警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的语言化成了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留在了我们的思想中,成为了经典,我相信,只要我们人类延续下去,孔子的话将会世世代代传下去。这样经典的语言不要读吗?不要诵吗?大家来背一背,诵一诵。

生:(学生各自背诵,师生互动一问一答的形式背诵)

师:今天学习了“学习之道”。学习要有选择地学,学习要有思考的学,学习要经常温习,要不耻下问,要快乐的学习,这才是学习之道。

孔子的语言穿越时空,孔子的语言温暖着我们。孔子的语言不仅要吟诵它还要传唱它,让我们在美妙的《论语》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让我们世世代代诵《论语》,唱《论语》吧。给大家听首歌。(播放《论语》)

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