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悠闲的暑期生活已经结束了,新的一个学期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氛围中开始了。在新学期里,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x市教育指南》精神,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别差异,坚持保教并重,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42名,其中男25名,女17名。基本上都是从中班升上来的,只有2个是新生。这些孩子虽然经过中班的学习生活,在个方面有较大的进步。但经过一个假期幼儿都有些不太适应,另外在生活能力、卫生习惯和常规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班上的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帮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抓好幼儿的常规工作;引导幼儿友好交往,大家都是好朋友;知识技能上注重培养幼儿的听、讲、动手的综合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争取在新学期有新的进步!
(二)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保护自己,体验安全生活的重要,适应集体生活,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结合我园的园本课程体系,本学期我仍重点要将健康常识、安全常识方面的内容有机的渗透到生活活动中,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展。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强调在做中培养。
2、结合主题预设部分活动,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引导教育幼儿。
3、注重随机性、个别差异性。
4、保持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保证幼儿在家中与幼儿的自理行为与生活习惯保持一致。
(二)运动
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经验,促进幼儿的健康。本学期我们的校园有所改善,外环境的运动场地也比以前宽敞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我们将从活动材料,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等各点来进行探索,引导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类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1、合理组织活动,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由活动、混龄班活动等),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2、重运动器械的材料提供,尽可能做到安全性、多样性,让幼儿自主选择,鼓励幼儿积极动脑,“一物多玩”,并且运动材料尽可能体现我们农村的乡土特色。
3、保幼儿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注意动静交替,并照顾好班上体质较弱的幼儿。
4、加强幼儿技能的训练。大班幼儿主要是跳绳的练习,在这过程中保持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教育。争取在本学期中使本班幼儿在拍球方面合格率达100%。
5、组织全班幼儿认真学习掌握幼儿广播操,注意动作整齐和到位。
(三)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基础。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深入新课程精神,要充分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和认知水平,充分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及小组、个别探索活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幼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与此同时,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究、互动,促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教师创设环境,引导幼儿生成探索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内容。
2、活动的形式有所突破,师生一起来学习探索,多给幼儿当“小老师”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与老师、同伴之间合作交流。
3、活动的场地与时间也要突破,课堂可设在大自然中、社区中,充分利用周边的丰富的环境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4、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活动中的运用,与幼儿一起到网上查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游戏活动
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游戏反映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
1、继续加强区角活动的研究,适时增添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的游戏。
2、教师要尊重每位幼儿,保证每位幼儿在游戏中都能自主的选择游戏内容。
3、根据生成的主题活动,及时地更换、投放与主题相适应地活动材料。
4、教师指导幼儿来进行活动记录,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投放的材料、内容。
5、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注重观察记录。
6、启动幼儿家庭的作用,把游戏材料的收集、运用,游戏活动的深化开展,延伸于幼儿自主发展需要的社会环境中去。
(五)家长工作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更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本学期我们要通过召开家长会,通过家园联系栏,教育平台等,让家长同步了解班级主题开展情况、客观的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和在园表现,以及要求家长所需配合的各个事项,同时,还要注重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就教育的具体问题进行沟通、讨论,加强家长的参与意识,不断形成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教育合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