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与大家共同分享我过去半年来扶贫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今年7月底,受集团公司扶贫开发“双到”小组统一部署及安排,我被派驻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负责我司对口扶贫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基层历练,我受益良多。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的国家逐步富了起来,但是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城市,开发商的一套房子,需要许多人支付几十年乃至一生的工资。在农村呢,贫富分化也很厉害。比如我驻村帮扶的王兰村,一些穷人一贫如洗,穿破旧的衣服、住破烂的瓦房,下雨的时候,要用四五个脸盆或者碗接水。而富人呢,在村里花几百万起一栋别墅,平常里面也就住两个人,一位老人和一个保姆。可以说,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贫富分化都很严重。不仅如此,当前,富人看不起穷人,穷人仇视富人的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都危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可以说,当前,我们国家的“不均”问题真的是到了值得担忧的时刻。解决贫富日益分化的问题刻不容缓。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基本上消灭了贫穷,但是却没有消灭两极分化。未来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应该是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我省这次将扶贫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扶贫工作作为全省中心工作,乃至政治任务来抓,正是针对当前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实际,真正从实际出发,可谓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扶贫工作关系社会和谐、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考验政府执政水平和社会良知,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我有幸能参与扶贫事业,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扶贫工作呢?
下面,我准备从富人和穷人两个方面,简要谈谈我对做好扶贫工作的一些看法:
一、富人方面
富人是扶贫的主体,是扶贫的主要力量,没有富人的参与,扶贫不可能取得成功。对富人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能赢得社会尊重的不在于你占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的财富为社会做了多大贡献。占有财富本身并不值得骄傲,比如“富二代”、“炒房团”、“煤老板”;而财富的合理支配可以赢得社会的尊重,比如李嘉诚先生、比尔盖茨先生、田家炳先生以及一切用自己的财富为社会造福的人们。
每个富人都希望自己子孙昌盛,家族富贵,所以都在努力地积攒财富。但这些努力,似乎并没能使富人的家族永远兴旺下去,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富不过三代”。所以说,让子孙富贵最好的办法并不是不停的聚揽财富,而是用合理取得的财富为子孙积德修福。与其积累巨额财富制造“富二代”,不如将手中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为子孙积德,为社会造福,这个可以长久。比如我们今天看到孔子的后人,依然很尊敬,孔子并没有给他的子孙们积累财富,而是积累德行,这些德行可以流芳千古。
二是要继承和发扬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扶贫是善行、是义举、也是最快乐的事情。玫瑰赠人,手有余香。扶贫播种爱心、播种阳光、播种温暖、播种希望,它将收获最完美的果实——幸福、和谐与吉祥。每一位富人,都应该积极地投身到扶贫事业中来,体悟真诚付出给自己带来的那份快乐。
以上我们谈了富人可以为扶贫做那些事情,那么,作为接受社会帮助的一方,穷人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是要立志。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得没有志气,穷得让人憎恶。这点我在走访贫困户的时候,感受很深。同样是穷,有的人穷得有志气,有的人穷得令人生厌。有的人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衣服虽然不新,但绝对是干净的,人也和气热情,让人看了欢喜,帮扶起来也舒心,也愿意跟他多聊聊,多出一份力。有些的人家里乱糟糟的,衣服又破又脏,端上来的茶杯满是污渍,让人还没坐下就想走。得到帮助,有的人感激,感谢党、感谢政府;有的人却贪心不足,非但不感激,还嫌少,甚至看了别人帮扶的多一点,还眼红。这类人,真是有心帮扶也很难扶起来。所以说,人要有志气,才有可能被扶起来,别人才乐意扶。
二要改过。改过就是要主动查找贫困原因,并将自身缺点改正过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贫,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富。说实在话,这年头,国家政策那么好,勤劳肯干的大部分都富起来了。大凡现在依然很贫困的,除了个别天生残疾、聋盲哑或疾病的,大部分都是自身有缺点的。要么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要么是贪酒恋花好赌的,要么就是脾气暴躁家庭不和的。如果穷人有上述缺点的,一定要下大决心改正。恶习不改,脱贫致富恐怕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三要勤劳;现在的农村,为什么一些人还是很穷,不是国家政策不好,主要是太懒了。用我们村连书记的话说,现在国家对农民的政策真的是太好了。以前种田要交税,现在不但不交税,还给补贴。做农民的`,吃的是自己种的,住的有宅居地,医疗有农村合作医疗,最近还推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没有资金发展生产,政府还有扶贫,只要勤劳肯干,想不脱贫都难。一些人穷,说到底,就是懒哪。
四是要学会感恩。政府、社会、他人对我们的帮助,这份恩情,我们一定要铭记在心里,懂得感恩。关于感恩,我感触很深。记得三年前,我在人大念研究生的时候,也曾作为贫困学子,接受过社会的资助。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们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跟我们座谈时,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你们接受社会的帮助,我希望你们学会感恩,将社会、母校对你们的关怀记在心里,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将来回报社会。”这段话,我至今仍然记在心里。非常感谢王老师的那些教诲,他教会我用感恩的心去拥抱生活,让我常常感觉温暖。一个人在感恩的时候,总是幸福的、满足的。要学会感恩,首先要知恩。我们要常念天地的造化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亲友的关爱之恩。常存感恩之心,我们将过得更加幸福。同样,穷人在接受馈赠的时候,要感恩那些施与帮助的人。这样,感恩的穷人将获得更多的帮助,富人也将更乐于付出,因为穷人的感恩让富人觉得他的付出是值得的。当富人都乐于帮助穷人,穷人也感恩富人的帮助时,贫与富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就能化解。
扶贫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也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支持,我希望大家都能多关心、帮助自己周围的穷人,积极参与到扶贫善举中来。我们相信,有政府的积极引导,有社会各界善心人士的积极参与,我们的扶贫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和谐社会一定能够实现。
最后,我也请公司领导放心,我一定不忘你们的嘱托,把好事办好、善事做善、实事办实,为集团争光。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17日是中国首个“扶贫日”,四川雅安举行了“1017·雅安正能量”主题活动,旨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向全国推介猕猴桃、藏茶等雅安地震灾区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链接,深入探索基于市场化的农村产业扶贫模式。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国际美慈组织及雅安市群团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起,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聚划算、新浪微公益等平台的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雅安灾后产业重建创造更多机会,也为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展农村产业扶贫做进一步模式探索和经验累积。”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王军坦言,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多年扶贫实践中发现,贫困地区虽然有大量优质、特色农产品,但在产品向商品转化时普遍在销售渠道和产品品牌方面存在发展滞后和不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